财报分析

阿里巴巴2024财报解读

电商稳固,AI全力出击

2025年2月21日
财经分析

财报概览

阿里巴巴最新季度(截至2024年12月31日)财报出炉,数据令市场惊喜。营收达人民币2,801.5亿元,同比增长约7.6-8%。更令人瞩目的是净利润的大幅跃升,该季度阿里巴巴净利近489.45亿元人民币,远超市场预期的约406亿元人民币,也大幅高于上年同期的144.33亿元。

季度营收
2,801.5亿元
7.6-8%
净利润
489.45亿元
239%
海外电商增长
32%
速卖通/LAZADA
云业务收入
317.4亿元
13%

在A股市场,很多投资者并不习惯深入研究财报,更倾向于追逐概念和热点。例如"川大智胜"在川普竞选期间走红,许多投资者甚至不了解公司业务,仅因其名称与热点相关而追捧。

然而,财报分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过程。通过财报,我们可以洞察公司的战略思路和未来计划。如果能从中发现市场尚未注意到的信号,就可能获得有效的投资套利机会。

阅读重点

解读阿里巴巴财报,我们需要回答几个关键问题:

  • 在拼多多、抖音、京东合伙围剿下,淘宝天猫是不是不行了?
  • 阿里巴巴到底有几个大模块,谁在赚钱,谁在亏钱?
  • 现在的阿里,到底是个什么公司,方向在哪里?

上述这些问题,都可以在财报中找到答案。接下来,我们将逐一分析。

淘天(淘宝天猫)是不是不行了?

我觉得有不少朋友,已经好久没打开天猫/淘宝了。我自己的购物习惯是,贪便宜去拼多多,想要到货快就去京东。小红书和抖音有时也会被忽悠到,冲动下单。但是淘宝天猫我几乎没有打开过。

很多人可能和作者有类似的感受,认为淘宝天猫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。但分析公司不能仅从个人体验出发。消费者群体是多样化的,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购物偏好。

财报数据显示

  • 淘天集团季度收入: 1360.91亿元 同比增长5%
  • CMR(广告业务): 增长9%
  • 88VIP会员: 实现双位数增长
  • 批发业务(1688): 增长24%

从数据来看,国内电商业务重回温和增长。虽然成绩不能说亮眼,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阿里基本稳住了基本盘。

兵法有云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打不过就坚守,深挖沟,高筑墙,广积粮。

阿里巴巴几个模块,谁在赚,谁在亏?

graph TD A[阿里巴巴集团] --> B[国内电商] A --> C[海外电商] A --> D[云智能] A --> E[本地生活] A --> F[菜鸟物流] A --> G[其他业务] B --> B1[淘宝天猫
1360.91亿元
+5%] B --> B2[1688批发
+24%] C --> C1[速卖通/LAZADA
377.56亿元
+32%] D --> D1[云计算
317.4亿元
+13%] D --> D2[AI产品
三位数增长] E --> E1[饿了么/高德
170亿元
+12%] F --> F1[菜鸟
-1%] style B1 fill:#FF6A00,color:white style C1 fill:#4285F4,color:white style D1 fill:#34A853,color:white style E1 fill:#FBBC05,color:white style F1 fill:#EA4335,color:white

阿里海外

32%
同比增长

海外电商业务高速增长

阿里国际数字商业板块收入377.56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2%,增速远高于国内。

速卖通/LAZADA这些是阿里早期的出海尝试,但长期以来表现不温不火。如今,在TEMU的市场教育下,阿里的海外业务找到了新的增长点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TEMU投入巨大,追赶多时,但2024年的GMV依然没有能赶上阿里的海外业务。这表明阿里在海外市场已经建立了相当的规模和竞争力。

云计算

13%
同比增长

云智能板块恢复两位数增长

本季度云业务收入达317.4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3%。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,推动了云业务的强劲反弹。

阿里布局云计算是受到亚马逊启发的早期战略。在国内云服务市场,阿里云与腾讯云、华为云、字节的火山云等形成了激烈竞争。在这种强敌环伺的情况下,阿里云仍能实现两位数增长,实属不易。

目前国内最火的人工智能是DEEPSEEK。但你可知道,在huggingface(开源大模型)的排行榜上,前10名都是阿里的千问,或者是千问的微调版本。

在开源大模型领域,阿里的千问系列表现出色,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。这次财报电话会议上,投资机构的提问主要集中在AI领域,而非电商业务,这表明市场已经开始将阿里视为一家AI公司。

本地生活

本地生活服务增长稳健

收入增长12%至170亿人民币,高德地图实现盈利

+12%

本地生活服务(主要包括饿了么和高德地图)表现出色,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,这是阿里多元化业务布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菜鸟

菜鸟物流表现平平

收入同比下降1%,公司表示正在进行业务重组

-1%

菜鸟的业绩表现不佳,收入略有下降。财报中提到菜鸟正在进行业务重组,但细节不多。考虑到菜鸟在阿里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不大,这一下滑对集团整体影响有限。

现在的阿里,到底是个什么公司,方向在哪里?

从电商巨头到AI领导者

从财报和管理层讨论来看,阿里巴巴正在经历一次战略转型。在稳固电商基本盘的同时,公司正全力押注人工智能领域。

"如果人工智能就像这个新时代的电,那么我们的云计算网络就像输送电力的电网。"

— 阿里巴巴管理层

在财报电话会议上,阿里表示未来3年将大幅增加AI投入,规模将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。这表明公司对AI的战略重视程度前所未有。

flowchart LR A[阿里巴巴战略转型] --> B[稳固电商基本盘] A --> C[全力押注AI] B --> B1[国内电商
防守策略] B --> B2[海外电商
进攻策略] C --> C1[云计算基础设施] C --> C2[千问大模型] C --> C3[AI应用落地] C1 --> D[未来3年AI投入
超过过去10年总和] C2 --> D C3 --> D style A fill:#4285F4,color:white style B fill:#FF6A00,color:white style C fill:#34A853,color:white style D fill:#FBBC05,color:white

阿里在电话会议中提出,他们的战略是要为"终局"服务,AGI必然会实现。实现后,人类有80%的工作将会被AI取代,全世界的GDP有50%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。

这一观点可能听起来激进,但从当前AI发展速度和应用广度来看,确实有其合理性。从自动回复客户邮件,到编程辅助,再到内容创作和资料检索,AI已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工作流程中。

阿里巴巴正在押注这一趋势,希望通过云计算基础设施和AI技术,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占据有利位置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投资者开始将阿里视为一家AI公司,而非传统电商巨头。

总结

阿里巴巴的翻身仗

阿里巴巴股价近期从谷底上涨了60%以上,成为中概股中的佼佼者。这次财报表现超出市场预期,进一步巩固了投资者信心。

积极因素

  • 国内电商业务稳定增长
  • 海外业务高速增长
  • 云业务恢复两位数增长
  • AI战略清晰且投入力度大

挑战因素

  • 国内电商竞争激烈
  • 国际业务面临政治风险
  • AI领域竞争对手众多
  • 菜鸟业务表现不佳

尽管财报表现亮眼,投资机构也普遍看好,但阿里巴巴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国内业务需要应对抖音、拼多多等强劲对手,国际业务可能面临政治风险,AI领域更是竞争激烈。

也许这个世界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。

阿里巴巴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,从电商巨头向AI领导者转变。这一转型能否成功,将取决于公司能否在保持电商业务稳定的同时,在AI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对投资者而言,理解阿里巴巴的这一转型至关重要。未来,阿里的估值可能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AI业务的发展前景,而非传统电商业务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