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3月初,李嘉诚闪电出售了旗下43个港口给买方美国投资公司贝莱德牵头的财团,作价228亿美元。此举引起国内一片哗然。为什么一个228亿美元的交易,在国内引起如此轩然大波?今天我来说说这事儿。
巴拿马运河
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,横穿巴拿马地峡,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,全长82公里,大致呈西北-东南走向。运河最宽处达304米,最窄处也有152米,是世界的航运要道之一。
巴拿马运河及长和集团控制的两大港口示意图
航运的关键枢纽
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关键枢纽,它连接着浩瀚的大西洋和广阔的太平洋。
玩过大航海时代的朋友应该知道,如果你选择欧洲的国家开始你的航海之旅,从欧洲往西走,横跨大西洋就可以到达美洲。到达美洲后,如果想继续前行来到神秘的东方古国,那必须从南美洲的最下端绕一圈才行。
麦哲伦的环球航行
1519年,麦哲伦从欧洲出发,横跨大西洋,于1520年11月1日来到南美最南端的海峡。接着,麦哲伦绕过这个海峡,继续向西航行,横跨太平洋,来到现今的菲律宾霍蒙洪岛。虽然他本人在与当地居民的冲突中被杀,但是他的船队仍继承麦哲伦的遗志,穿越印度洋,绕过非洲好望角,最终会到西班牙。
南美最南端的那个海峡,后来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。
麦哲伦船队的航线存在两个主要问题:
-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,要绕整个南美洲。
- 从菲律宾回欧洲的道路,要绕过非洲最南端。
这两个问题后来都被人类解决了。其中的巴拿马运河,就是用于解决第一个问题。而苏伊士运河,则是解决第二个。
巴拿马运河开通后,船舶无需绕行南美洲南端,航程缩短的距离
全球海运贸易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比例
从美国墨西哥湾(现在叫美洲湾)沿岸到日本的液化天然气运输,如果走绕非洲南端的航线需要大约34天,而通过巴拿马运河则只需约20天。
根据统计,在2024财政年度,巴拿马运河共记录了9944次船舶通行,运输了超过4.23亿吨的货物,其中包括食品、矿产和工业产品等重要物资。
运河开凿
建造苏伊士运河的法国人斐迪南·德·雷赛布,开始在巴拿马建立运河。原本以为这个事情没有多难,巴拿马运河的长度只有苏伊士的一半不到。雷赛布设计了八套方案,预算6.58亿法郎,启动了运河的建设。
工地密林遍布毒舌/昆虫,以及当地肆虐的黄热病、疟疾以及其他热带疾病给了雷赛布重拳一击。单在1884年以前,每个月就有超过200名工人死亡。
法国项目破产。整个工程因为疾病/工程意外死亡的人超过22000人。雷赛布最终没能完成巴拿马运河的构建。
法国人失败后,美国人开始介入。美国付费四千万美元购买了法国的设备,以及巴拿马铁路等既有工程进度。
美国人吸取了法国人的教训,给予了蚊子足够的尊重,在两任总工程师的接力下,于1914年完成了巴拿马运河。
运河运营
建完了当然要用。根据《海伊-布诺-瓦里拉条约》,美国在运河区拥有主权和管辖权。运河的运营、维护和安全都由美国负责。
这个事情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六十年代。巴拿马人越来越不满美利坚对运河的控制,巴拿马人的民族意识觉醒,对美国的控制一次又一次的挑战。
托里霍斯-卡特条约
一直到1977年,美国总统吉米·卡特和巴拿马国民警卫队司令奥马尔·托里霍斯签署托里霍斯-卡特条约。该条约的主要内容,就是美国要把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还给巴拿马。整个移交过程从1979年开始,最终在1999年12月31日完成。
其实从巴拿马运河建成后,美国就已经从中获利——节省了大把的航运成本。1914年完成一直到1977年移交,美国等于是独霸巴拿马运河长达60多年。还给巴拿马,就是多交个过路费嘛,还是比没有运河强很多,毕竟地方是人家的。
长和集团的交易
老李头的长和集团通过国际招标获得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——巴尔博亚港(太平洋岸)和克里斯托瓦尔港(大西洋岸)的特许经营权,为期25年。
特许经营期获续约至2047年。
老李头闪电出售了旗下43个港口给买方美国投资公司贝莱德牵头的财团,作价228亿美元。
关键事实: 巴拿马运河上一共有5个重要港口,老李头的两个港口分据运河两侧入口,是巴拿马运河航运的咽喉要道,长和旗下的和记港口集团由此成为巴拿马最大的港口运营商之一。
刚刚续期就马上出售,基本是实锤受到了外部的压力。
背刺中国的交易?
对于中国而言,巴拿马运河的价值不言而喻。
中国是运河第二大用户
每年大量中国制造商品通过运河进入美国东海岸市场,反向则有南美的能源和农产品运往中国。
战略咽喉
老李头在运河两端的港口不仅承担转运、中转功能,更被视为控制运河航运的"咽喉"。
巴拿马运河是咱们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环。除了这两个港口外,中巴建交后,我们这边在巴拿马做了很多建设,如美洲桥、科隆自由区电厂、远洋船舶维修基地等。
争议焦点
咱们这边这么努力,上下一条心,你老李头怎么不打一声招呼就卖了?
说在商言商,我觉得不太说的过去。连潘家园卖古董的都知道,如果手里的东西硬,多找几个卖家,肯定能抬高价格。
你想卖不是不可以,你跟我们说一下,至少弄个竞标啊。卖给谁不是卖,加个买家进来,也许能多卖几亿呢?
闷声不想的卖了,也难怪我们这边这么大的反弹。
后续的影响
后续的影响其实是显而易见的。且不说这43个港口易主导致的局面变化。最难受的其实是老李带了个坏头。
市场生态的破坏
就像一条街上本来大家都诚信经营卖吃的,大伙约好了包子就是5毛钱一个。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家为了抢占市场,在实际成本并没有下降的情况下,突然卖3毛钱,短期内大量霸占了其他商家的客人。
最后整个市场只能把包子一起回到3毛。但是5毛的时候大家赚的舒服,包子的质量能有保证,3毛的时候为了生存大伙只能让包子往成本节约处做。皮厚一点肉少一点。
其实那个卖3毛的商家,最后算下来也没多赚钱,但是他破坏了行业规矩,让所有商家的利润一起受到影响。
他给美国传递了一个信号:只要你施压,我们民营企业就会屈服。那么美国必然更加变本加厉。
这种屈服哪有什么尽头,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。
结论
从长远看,这一教训或将推动中国采取更全面主动的战略,避免重演"战略资产落入他手"的遗憾。既需外交斗争,更需未雨绸缪的战略经济部署。
老李头的抉择已成往事,我们如何从中学习、进而调整前行,才是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。